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资讯
记者17日从国家统计局辽宁调查总队了解到,7月辽宁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CPI)同比下降0.1%,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下降0.5%,降幅继续收窄,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0.1%,今年以来首次实现正增长。
受金融危机和去年CPI基数较高等因素影响,今年以来辽宁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处于低位平稳运行,CPI延续了去年四季度以来的负增长走势,但降幅逐渐小幅回落。在这一过程中,工业品出厂价格、原材料价格和消费品生产成本的下降对消费品市场价格的回落产生较大推动力,城乡居民消费价格变化差异基本消失。在调查的八大类商品中,同比价格始终保持"四升四降"趋势,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仍为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食品成为影响物价上涨的第二位因素,菜、粮食、干鲜瓜果和水产品价格涨幅明显,肉禽及其制品、油脂类价格是影响食品类价格下降的主要因素。7月份,价格上涨的是:食品2.5%、烟酒及用品0.7%、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0.5%、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1.5%;而衣着、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居住则分别下降4.8%、2.2%、1.6%和2.2%。与此同时,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指数为98.2,辽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
调查总队人士指出,辽宁CPI降幅收窄趋势与全国一致,其走势很有可能一直延续。此外,还应看到,去年3月至7月,辽宁CPI增幅由7.2%下降到5.9%,今年同期,该指数降幅由2.0%缩减至0.1%,这表明辽宁消费价格已经越发接近合理区间。
此外,调查总队人士建议,应密切关注粮价走向。近几个月,辽宁省粮价一直在小幅攀升。虽各月涨幅不大,但上升趋势明显。由于粮价牵扯方方面面,切忌过快过猛上涨。各级政府应密切关注粮价走向,防止粮食价格的大幅波动。此外,对于和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涨价项目,要慎之又慎。如水、生活用电、燃油、煤气等价格,涨价出台前应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同时,也应对低收入居民及时发放补贴,保障其现有生活水平不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