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Information
故事万乘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故事万乘

中国人的信仰——写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70周年之际

发表日期:2020.11.06


我的父辈们

我有个没有一点血亲关系的“姑父”,是我父亲的老战友老同事。这个“亲戚”据说是我们农场建场时,我父亲认下了一个刘姓干妹妹而来。我姑父年逾九旬,每天吃得多、睡得好,肤色红润、身体倍儿棒,现在还经常下地种菜、栽培果树。九月份,我回去见到了老爷子,老人家不仅身体好,还耳聪目明,一点也不糊涂,把他亲自种的瓜果蔬菜端来给我们尝。然后,我们唠着唠着,似乎说到了抗美援朝的事儿,刚刚还乐呵呵的老爷子忽然很气愤的带着山东口音说:“我最恨美国人,我被炸了四次,差点死咯!”

其实,在我们黑龙江农垦那里,父辈里面像我姑父这样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很多。我父亲也是其中一名。姑父的经历我没有问过,我只记得见过他老人家英俊的戎装照,这次听到老人家说这些话还是第一次。而做为我父亲的儿子,事实上,我父亲的包括抗美援朝的那些人生经历,我也极少听父亲讲过。小时候,家里还能见到父亲五十年代的军衔肩章、荣誉勋章等物件,后来随着搬家次数增多,现在只剩下一纸1952年的军校毕业证书和1956年老百姓赠送的上书“保家卫国”字样的储物袋,以及我父亲的几张戎装照。而随着他老人家的去世,以及今后我姑父的逝去,他们的故事也像芸芸众生的逝去一样而湮灭......

按照我父亲和我姑父的人生轨迹,大致可以推算出,他们应该是在1953年或者以后晚一点的时间从抗美援朝战场归国的,之后应该是过了几年平静日子的,这样到1958年随着十万转业官兵开垦北大荒,他们又过起了艰难的岁月。说艰难,是当代人无法想象当初开垦北大荒的第一代人面临的是怎样的恶劣环境,我只能用我的见闻和亲身经历的事实来证明那种环境对人的伤害有多重:

比如我们小时候最常见的是手脚上肿胀得发亮的冻疮,在开春天气转暖时,那种发烫的钻心的痒让你恨不得撕破皮肤!但这还是最轻的伤害。我中学时的校长姓刘,也是我们场的第一代垦荒人。刘校长走路一瘸一拐的,开始因为不懂事,我们还偷摸地叫他“刘瘸子”,后来才知道,刘校长的“瘸”是因为一只脚没有脚后跟!这个“脚后跟”的故事据说是,当初建场时,劳作了一天的刘校长到家后靴子一脱倒头就睡,及至第二天醒来,感觉脚后跟隐隐作痛,拿起靴子一抖搂,发现除下的袜子里包裹着一小团肉,竟是他头天晚上冻掉的脚后跟。应该说刘校长冻掉了一个脚后跟已是很万幸的事了,而我小时候认识的谢克祥则因为北大荒的“冷”却丢掉了性命。克祥是我姐家邻居的孩子,跟我一般大的年龄,虽然有点弱智,但很是知道好赖,对他好的人他就十分尊敬,歧视他的人他则知道像阿Q似的占别人的便宜......。有一年,在外求学的我回到场里,听我姐说了克祥的悲惨经历:克祥在一个冬天进山捡柴火,迷了路,第二天人们找到他时,他的双脚就冻坏了,没有及时截肢、医治不及时,克祥就在双腿不断坏死的情况下没了性命!

这就是北大荒的冬天,要命的冷!

北大荒的夏天也好不到哪去!不要说熊猪豺豹这样的猛兽,就是蚊虫叮咬就够人喝一壶的。记得上初中的时候,我一个发小家里修缮茅草屋顶,我帮忙去沼泽地里割草,当时用防蚊帽、水靴、手套把自己包了一个“粽子”,感觉万无一失了,谁曾想,我肋下的衣服开了线、露出了一片皮肉,结果那露出的皮肉被蚊子集中“轰炸”后,肿的像一个刚出炉的小面包......

过去人们用“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厨房里”来形容北大荒自然的富庶,我母亲也说,即便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我们农场里也从来没有饿死过人,因为北大荒水草丰美,黑龙江里、山溪里、水泡子里到处都有鱼,五星山中有狍子、野鸡、野兔,漫山遍野的蕨菜、黄花菜和野生蘑菇木耳,而且也确实有正在厨房做饭时野鸡飞进厨房里的事情——可能不会饿着才是那时垦荒人唯一的幸福吧,也因此,我们山东老家的很多亲戚为了吃食投奔了过来,北大荒的今天他们一样是奋斗者、奉献着!

但北大荒大自然赋予的馈赠越富庶,它的“野性”对垦荒人的威胁也更频繁,比如晚上上公厕,我母亲根本不敢一个人去,因为随时有狼或者野猪出没;比如在野地里碰到“熊瞎子”,被狠狠地坐一屁股、舔去半边脸也是可能的事儿。到了开春惊蛰时,还会见到满枝头的蛇缠绕成一堆,即便那些蛇伤不到人,但满身起鸡皮疙瘩造成心理阴影是少不了的。而在我的记忆里,有一年春天看到了满山树枝的枝头上爬满的毛毛虫,就是那种堆在一起像一个毛线球似的状态,那种感受用东北话形容就是“癞蛤蟆爬脚面——不咬人膈应人”,若是不小心抓住一枝看上去很干净的树干,也可能你马上就是一阵尖叫,与树干一样颜色的毛毛虫的针刺已经扎到你的肉里了,与毛毛虫一样有威胁的小昆虫,还有蚂蝗、牛虻、马蜂、蚂蚁.....

这就是北大荒大自然的矛盾,富庶而野蛮!

其实,我的描述远远不能形象地草绘出第一代垦荒人的艰辛。

我也曾为我的父辈们感到不平,从战场上归来的英雄难道不该好好休养、在条件优渥的城市里稳定地工作、安享生活(同样的开发荒原地区,美国开发西部是通过廉价的卖地利诱一无所有的美洲大陆“淘金者”、苏俄更是发配劳改犯建设西伯利亚)?但父辈们却从来不仅没有埋怨过、懈怠过,而是像当年跨过鸭绿江一样,雄赳赳、气昂昂奔赴原始的莽莽荒原,因为他们知道,那里需要有人戍守边疆,跟上朝鲜战场一样为了保家卫国,那里有肥沃的黑土地可以种粮供应全国饿肚子的民众,所以他们要誓将北大荒改造为“北大仓”!

今天,我们那个叫勤得利的农场已拥有100多万亩耕地,30多万亩林地和24万亩渔业资源。农场所在的建三江管理局现拥有耕地75万公顷,年产粮食125亿斤,其中粳稻耕地1000万亩,是全国最大的粳稻产地,年产粳稻120亿斤,年产量占全国的1/7,随着近些年人工智能的发展,整个垦区的农业机械化率已达98%

而我所知的我父亲那简的不能再简的人生经历:1947年参加革命,上过淮海战役的战场;1952年从军校直接上朝鲜战场,下了战场没几年转业开垦北大荒,1964年听从指挥调干支援西北小城,之后又回到北大荒。这让我常常感慨他老人家的命运多舛,然而,我从没见过父亲因此而埋怨,他几乎从来不跟我们讲他们在战场和建场时的艰难和困苦,聊到这方面的话题,大多都是很轻松的内容,比如在朝鲜战场,南方的兵第一次见到美国手雷以为是菠萝;比如,我母亲在收割大豆劳动竞赛中得过第一名;再比如在西北小城带领文艺队上山下乡载歌载舞的情形......,一切似云淡风轻、一笑而过。也因此我对于父亲和他的战友们的过去知之甚少,我猜测:他们在战争中眼见自己的战友牺牲,自己还能好好活着,成家立业,传宗接代,看着祖国山河一天天变好,人生至此,夫复何求?我想我这个当代人的思想可能永远无法理解他们的心思,也无法对他们的遭遇释怀!。

在我们家姐妹兄弟后来定居到不同省份的城市后,我父母经常轮换着去每家住一段时间,直到我父亲去世前他们还在云南享受温暖的阳光,但似乎感觉到自己的大限将至,父亲就坚决要求返回北大荒,回去后仅过了两个月的时间,便与世长辞。

我们明白,他就是死,也要永远睡在那片他和他的战友们奋斗过的土地上!

 

中国人的信仰

其实,有我父亲这样经历的父辈们有千千万万个,而我父亲的人生经历也是再平常不过的。他们生来似乎就是为了吃苦,吃完一个再吃下一个,像极了一头头辛勤劳作的黄牛!或许当吃苦成为了一种人生,他们在老的时候才懒得向人们诉苦,又或许因为他们身边逝去的、没有获得平静生活机会的战友们让他们已经感到十分满足,以致不需要诉说......

对于我们这群垦荒者的第二代人来说,即使这些我们已经看过了的父辈们的历史在我们身上重演,我们未必不会重复他们的“路”,因为我们身上流淌的是父辈的血液,这血液里的特质是由中华民族的本性决定的!

毋庸置疑的,我的父辈们大多数或者曾经是军人,或者是中共党员,还有很多两种身份兼备,他们的身份和觉悟决定了他们必将彻底地执行“一切行动听指挥”的号令!然而,号令毕竟是强制性的,心里有一万个反对也是无效的。但反观我的父辈们,他们不仅仅是遵从号令,而是从心底里拥护党的号召,情愿献出自己的生命去完成一件件艰难的“不可能的”任务,在残酷的朝鲜战场上如是,在国内建设中如是。因为他们深信他们的付出是为了他们的后人,是为了中华民族的未来,为了中国人不受欺负、不吃苦,真正的国强民富,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我常常想,我的父辈们他们到底是怎样的人?他们每走一步人生路上是怎么想的?他们在当时的环境里需要怎样的忍耐力?他们这些平凡的人们所经历的人生,在当代人看来已是十分艰辛,为何他们从未埋怨?

有人会说,那是因为他们有信仰,有共产主义信仰!

是的。

但共产主义信仰毕竟是一个政党的信仰,这个世界上有很多政党,纵观古今,横看内外,没有哪个政党能令自己的党员如此坚守党的信仰,并在行动中奋不顾身、前赴后继!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信仰,尤其是宗教信仰,宗教信徒们因为一个虚构的神,也可能粉身碎骨贡献一切;信徒们相信轮回来世,所以今生吃苦,来世为的是自己幸福。然而,这些政党的信仰和宗教的信仰,没有一个是为了全体本民族本国人的利益和未来着想的。他们要么是为了某一个团体的利益,要么是为了自己的灵魂得道升天、或者为了自己心里的神灵。

那么,为甚么中国共产党的信仰就这么“神”这么“灵”呢?

那些不是中国共产党党员,还没有信仰共产主义的中国人,为什么也一心听从中国共产党的指挥呢?

近些年,很多人说中国人没有信仰,我很不以为然。其实,中国人都是有“信仰”的,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只是平时都是在骨子里、血液里潜移默化的没有苏醒的因子,是五千年的血脉传承、思想遗传和文化继承。中国人的这些潜在的“信仰”往往是在安居乐业时体现不出来的——包括那些感叹中国人没有信仰的中国人,老祖宗说“生于忧患”,指的就是中国人的“信仰”只有在中华民族危在旦夕之时,才会迸发、凝聚、团结,成为势不可挡的钢铁洪流!

我认为,中国人的信仰就是“家国情怀”。情怀不是信仰,但情怀一旦成为坚定的行动目标,就是信仰!

中华民族从上古传说中的女娲、后羿和神农,及至尧、舜、禹时代就开始了朦胧的“天下大同”、“天下为公”的思想,只有中国在创造词汇时把“国”和“家”组在一起,有国才有家,国是家的国。而在有史书记载之后的两千年里,家国情怀做为每个朝代的主流几乎贯穿了中华民族发展史,根本上从未改变、从未间断,也因此,相比另外三大文明古国,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完整的延续,无论战争、天灾或外族入侵,“分久必合”,最终都将融合在中华民族的特质里。另一个汉字——“和”,则是另一个这个星球上其他国家、民族和种族都没有过的涵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以和为贵、和气生财、和谐发展!所以,中国人喜欢“同甘共苦”、“合作共赢”,不喜欢侵略别的国家和民族。但家国天下的思想又会保证中华民族的大一统,从大的方面说,如有人试图侵犯之、分裂之,则必将被中华民族的“和力”所击败,或因中国人“家国一统”的理念而“失道寡助”,自取灭亡!从小的个体来说,从“吸吮”国家这个母体的乳汁而成长的个人和单位在能力强大后,不知回报国家和本民族,甚至在利益面前决绝而去者,即便是能力超群的“超人”,也只是被视为“有利无义”之人,必将遭到本族人民的唾弃!

纵观中国历史,凡是家国情怀微弱或者灭失的朝代和王国,必是国运衰败之时,不久必定会被拥有强烈“家国一统”思想的组织所推翻,而家国情怀强烈的朝代也必定是这个王朝的中兴时期,强汉盛唐概莫能外。因此,家国情怀何止是中国人的信仰,其实它更是中华民族的宿命!

今年初爆发自武汉的新冠病毒疫情,再一次验证了中国人“家国情怀”的力量,被封城的武汉内,人人居家、户户闭门;湖北外的人们,马不停蹄,纷纷援持,逆行的医护人员更是历风险救同胞。没有“家国情怀”的国家和民族根本做不到这样统一行动、整齐划一。

“舍小我为大家”对个人来说有些悲壮,但舍弃的小我稍具规模就是力挽狂澜的潮流,可能就是改变历史的杠杆。如我父辈们以“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气概舍弃小我还没发出埋怨的叹息,而有人就轻叹“时代的尘埃落在个体上就是大山”的论调,显得多么渺小!无根之人矫情地喊“不在乎大国的崛起,宁要小民的尊严”,显得多么的悲哀!

而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之所以能够在中国产生巨大的能量,是因为事实上,中国共产党的信仰是与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同出一脉、相辅相成!

比如,一千年前饱含家国情怀的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与我党提出的“为人民服务”、“急群众之所急”,你可以说范仲淹的服务对象是封建王朝,但在行动和愿景上,都是要求在冲锋时喊一句“跟我上”,为了广大老百姓的利益必须自己吃苦在先,追求国家富强、人民安乐。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在中国成功,是在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时候,以毛泽东主席为核心的第一代共产党人用共产主义思想唤醒了中华民族骨子里潜在的“家国情怀”,而最具中国“精气神”的、深谙中国历史的毛泽东等领导人的共产主义思想,我相信,一定也是在中华民族的家国天下的思想启蒙下产生了巨变,从而成为指导中国革命的思想体系,要不然,没有这种深厚的渊源,马列主义不可能跟中国革命相结合的这么契合,因而适合中国国情,在革命实践中,对中国共产党党员、广大各界人民一呼百应,从而拥有战胜一切的力量。

70年过去了,抗美援朝那场立国之战,从组织纪律上来说,军令如山,战士以天职而服从之;但从每个战士个体在危机时的本能反应以及国内人民发自内心的支援战争来看,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中国人信仰一般存在的“家国情怀”救了自己,十六国联合起来的军队不仅仅在跟志愿军作战,而是跟当时的四万万中国人作战,中国人的情怀和信仰他们不懂,所以他们必败无疑!不要说这场艰苦卓绝的战争进行了两年零九个月已经非常残酷,即使美国人想再延续几年,国力积贫积弱但意志坚强、精神丰富的中国仍然是国富炮坚的美国人战胜不了的,因为前线的战士敢于拼命,后方的国内支援群众一样会以命相博,没有家国情怀信仰的联合国军是做不到的,所以最终,他们还是会一败涂地!

当然,也有了解中国的西方人,亨廷顿说:“中国是一个伪装成国家的文明”,我觉得这个文明的纽带就是远源不断的“家国情怀”,或者说,这个文明本身就是“家国情怀”,所以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更替不过是轮流坐庄,从来都不是新的国家的建立,即使有外族入侵时,外族的思想文化都被融合进中华民族的文明里,最后都不过成为这个纽带上的时间节和纪事节,并使得这条纽带拥有更大的张力和韧性。1840年以来的一百多年里,谁都可以凌虐的中国,不过是这种情怀和信仰的缄默期,是暂时熄灭了明火的休眠火山,没有了家国情怀信仰的中国人就是一盘散沙,不仅不能抵抗外辱,甚至还像没有灵魂的鬼子。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就像点点星火,点燃了中国人家国情怀这个信仰的明火。中国共产党则使得这种情怀和信仰在中国人的血液里沸腾并爆发,通过思想改造和有效的组织,最终赶走侵华日军、推翻蒋家王朝、建立新中国,而抗美援朝则是人类有史以来,一个规模巨大的国家的人民保家卫国的情绪被发动起来的最巅峰,并且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一个民族或国家总有兴盛期和衰败期,衰败期不能自我革新和自救,这个民族和国家就将沉没于这个星球的历史长河里。如果家国情怀是中国人与生俱来的信仰,则中华民族总是能在自己的信仰坚持下,通过自己的智慧打破那些制约或破坏自己信仰的格式和桎捁,让以前的文明秩序重回历史的正轨,并完善发展、迭代更新,再次成为世界主流,走向曾经的巅峰。当基辛格说:“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时,就是拥有“家国情怀”信仰的最先觉醒的人开始在召唤中国人心灵深处的爱国情愫和民族自信,一旦人们被组织起来,并一起追随这些最先觉醒的先贤们时,华夏的复兴必将再次到来!

  

2020114日于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