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Information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资讯

统计局公布年中数据显示:辽宁经济有望脱颖而出

发表日期:2009.07.23

上半年我省地区生产总值5920.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1.5%。省统计局公布的这组数据表明,我省国民经济总体呈现出企稳向好局面。这一变化也说明,在新一轮经济增长中,辽宁有望脱颖而出成为东北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投资强劲拉动GDP增长

在沈阳市十一纬路与青年大街交汇处,沈阳地铁一、二号线换乘站--青年大街站的面貌正发生着巨变。沈阳地铁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张振邦告诉记者,地铁一号线工程原定2010年10月通车,但为刺激内需,这条线的通车时间已提前到今年。
  沈阳地铁不过是整个我省正在动工兴建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之一。今年前4个月,全省投资50万元以上施工项目高达6377个。一个个大项目让辽宁"投资"这驾"马车"强劲拉动着GDP增长。
  从投资、消费和出口拉动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看,我省属于典型的投资拉动型经济发展模式。上半年,全省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097.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8.9%,超出去年全年增幅约14.2个百分点,也高出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幅15.4个百分点。据省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副处长程永军介绍,这其中的一个重要亮点,就是我省沿海经济带建设所带来的巨大投资需求。今年前5个月,沿海经济带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超过810亿元,7个重点发展区域投资增长75.7%,新签约项目投资总额增长22.8%,未来投资需求更加巨大。重点项目的稳步推进,成为我省项目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助推力。可寄予厚望的是,随着沿海经济带提升到国家战略,在我省又一个经济发展空间已被激活,并将引领全省区域经济未来百年的发展大业。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呈现强力的增长态势,为实现全年预计的目标奠定了良好基础。 "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区域处处长朱军认为,基础设施建设领跑固定资产投资不仅有效规避了投资泡沫的形成,而且弥补了基础设施的不足,再加上超亿元大项目的增加,为下一步谋求更大发展夯实了基础。
  沿海是未来资金流向重点
  "辽宁装备制造业连续3年成为全省第一支柱产业,经济结构决定了辽宁经济发展离不开大项目的投资。 "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盛松成行长表示,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实施对投资的拉动,将是商业银行面临的又一次发展机会,也是未来辽宁省信贷资金流向的重点。
  辽宁的投资要擎起经济增长这片天,需要多少信贷资金支持?人民银行沈阳分行提供的数据显示:2008年我省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同比增长19.4%,比全国高1.45个百分点,贷款增速20年来首次高于全国水平,并高于辽宁省GDP增速6.3个百分点。
  6月末,辽宁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5309亿元,同比增长34.7%;上半年累计增加3000.4亿元,超过去年全年增量912亿元,同比多增1989.5亿元。当月短期贷款投向主要体现在工业贷款、商业贷款和个人消费贷款等方面,其中工业贷款增加90.9亿元,同比多增86.2亿元;商业贷款增加10.2亿元,同比多增12.3亿元;个人短期消费贷款增加11.8亿元,同比多增9.5亿元。人民币中长期贷款月末余额7264.7亿元,同比增长31.8%;上半年累计增加1320亿元,同比多增900.2亿元,其中基本建设贷款当月增加144.4亿元,同比多增129.7亿元。
  对下半年的经济走势,朱军表示,全球经济的走势虽难以预料,但国家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步伐不会停止,这为辽宁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一切发展机遇,紧紧抓住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这个应对危机的核心环节积蓄力量,实现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的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