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故事万乘
歌德说:“人们见到的,正是他们知道的”。
老伴对老头说:“老头子,说实在的,我最喜欢吃鱼尾了,不喜欢吃鱼头,但我以为你喜欢吃鱼尾,所以把鱼尾给你吃了…”
主观上的强势心理认知,将自己的感情、意志、特征毫无毛病的投射到“老头”身上并强加于对方。
生活工作中亦如是,随意抓住某个或好或坏的特征就断言这个人或是完美无缺,或是一无是处 ,抓住的事物的个别特征并不反映事物的本质,可我们却仍习惯予以个别推及一般、由部分推及至整体,多数的反应是处于直觉的、没有深度的思考。常表现在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或事物的最初印象决定了他的总体看法,而看不准对方的真实品质,形成一种好的或坏的成见,盲人摸象一般,以点代面,把并无内在联系的一些个性外貌特征联系在一起,断言有此特征必然会有另一特征。
青年恋爱中的“一见钟情”, 即是由于对象的某一方面符合自己的审美观,便往往对思想、情操、性格诸方面存在的不相配处都视而不见,觉得对象样样都尽如人意。同样,由于对一个人印象欠佳而忽视其优点的事,也举不胜举。当我们处于现代化的社会中,可我们脑袋的进化还停留在农耕文明。
每个人都擅长毫无根据地把自己的平庸和渺小,加之于他人。把自己视觉范围的尽头当作是世界的尽头。诸多人,都有号可入座。
主观感受,若能用客观事实的口吻陈述。被情绪和感官放大的喜爱,若能加以控制。以自身经历,定义设置别人体验和生活的此类知觉投射倾向,若能冷静处理。受主观偏见支配的绝对化倾向,或许将能得到改善。
人生无非要做的就是两件事,修炼好自己的身体和身里、以及哪里有那么多标准的良善美丑,大部分的标准,都是存在于自己的私念与偏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