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Information
故事万乘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故事万乘

理发师之死

发表日期:2017.04.28

    每年的农历2月2 “龙抬头”的日子,不管头发长短、发型整齐或者凌乱,我都会遵照民俗祖训理一次头发,哪怕是理发的刀剪在头顶晃荡两下铰断两根杂毛也算。当然,因为在这之前还要遵循一个北方风俗:正月里不动刀剪,也即,自上一年的除夕夜之前理完发后,整个正月是不能碰刀剪的,所以,到了二月初二时,头发实际上已经长长了不少。因为自小养成的习惯,久了,“龙抬头理发”竟成了我的强迫症之一。而人生中最近的九个年头,我几乎都是在同一家理发店找同一个理发师给我理发。事实上,不光是龙抬头这一天,我每个月理一次头发找的都是他——同一家理发店的那个老板。
    今年龙抬头那天恰逢我出差外地,没来得及回来,所以直到第二个月才照旧到老地方理发。进门后,我很随意地问了一句“老板不在?”,一个接待我的帅气的小伙计愣了一下,迟疑着说“不……在”,因为习惯了老板给我剪发,所以我又用眼光搜寻着老板娘,打算退而求其次(老板娘也给我理过两次,但感觉还是老板更知道我想要的),失望之余,头发还得剪啊,所以不得不坐下来先让小伙计给我洗着头,准备等等再说。坐定之后,一侧头就看见老板娘佝着身子、脸色有些青黄地“躲”在收银台里,老板娘见我看她,挤了一丝笑,摆摆手,算是招呼了,于是,我又问她“老板呢?”“我老公死了”“切~~你在开什么玩笑?”“他死了,真的,半个月了,脑溢血”,我想老板娘可能是“认真地”在生自己老公的气吧,就像恩爱夫妻喜欢说“你这个死鬼”一样开着玩笑,但看到老板娘说完话后脸上倏忽地没有了一丝生气,就隐约觉得也可能是真的,一时之间竟语塞起来,不知对话还要不要像往常那样继续下去。继而,就恍恍惚惚地感到有些瘆人的诡异:半个月前可不就是阴历二月初二前后?后来我偷偷问小伙计,伙计说是真的,据说是他们老板晚间睡觉时突发脑溢血,在床上久卧不起,第二天一早才被家人发现的……对老板的“年纪轻轻、看上去没什么毛病、相识多年” 的印象,瞬间化作内心的感慨不断、唏嘘不已,当晚真的是整个人都不好了。
    这个老板姓许,湖北人,南方人的小脸面相,细长的眼睛,矮瘦的个头,话不多,总是爱笑。作为美发职业者,他自己的发型却总是很随意的偏分、头发紧贴在额前,几乎不见精心打理,更不会是“洗剪吹”似的杀马特形象。这让我时常想起一则小问答:一个理发店有好几个理发师,你第一次去那里理发会找哪个理发师?答曰,找那个发型最差的理发师。因为理发师之间会互相给对方剪发,发型最差的手艺一定不是最差的。不过这样的现实,从表面上倒可以显示出这个中年男人的实用、稳健与踏实。
    理发店的生意极好,晚上黄金时间或是赶上节假日更是经常爆满,需要排号或者预约,常常忙乎到半夜。尽管带了四五个学徒,老板和老板娘还是经常亲自上阵,洗剪吹烫染,在人手紧张时每样都会自己亲手来做,已没有老板师傅大工小工的等级之分,手法娴熟而利落。理发店生意好不是因为这个店在当地独此一家,而是老板和老板娘的手艺确实不错,对老主顾的喜好铭记在心,不用多说就知道你想要的发型;而且价格实惠,八年多来,一般的洗剪吹,在深圳这个都市里从25元才涨到了40元,每年春节前因为人太多经常加班,往往会临时涨到50元,但假期后就降回原来的价格,因此回头客也最多。我每次理发时,跟老板聊得最多的也是每个有家室的中年人经常性话题,比如老婆孩子、赚钱养家、物价房价、孩子上学,说到身体健康,我常常羡慕他身材的“苗条和匀称”,仅仅知道他因为工作关系,饮食不稳定,肠胃不好,所以也胖不起来,但绝对看不出一个精瘦干练的壮年男子会血压高得连命都丢了。
    三年多前许老板有了一个儿子“轩轩”——我很清楚地记得当年老板娘怀着轩轩时,我还跟老板提醒般地聊过我经历的真实悲剧:很久以前我经常去的理发店,老板娘因为怀孕期间没有禁忌染发剂等物质,最后孩子被打掉了……一个已有了儿子和即将有孩子的两个大男人一起心痛了好一会儿——我们这些老顾客街坊邻居老乡都眼看着这个儿子逐渐长大,男孩子表现出的固有的顽皮和贪吃,让这个肥壮的小家伙越发可爱。我也时常捏捏他的小脸、拍拍他的屁股逗他:“爸爸辣么瘦,你为啥这么肥”;给他买点零食,这小子也是来者不拒、照单全收。去年底,老板娘又生了一个女儿,看上去跟他们的儿子一个模样,只是多了一点女儿家的秀气。每每有客人赞美这对儿女之时,老板和老板娘疲劳的肿眼泡都会幸福地挤满眼眶。再去理发或是经过理发店时,透过落地的玻璃门窗就能看到爸爸妈妈忙碌的身影和放在门前的婴儿车……儿女双全,四口之家,生意兴隆,收入稳定,街坊和谐,多么幸福的一家!而今,老板值37岁正当年竟去世了,上面的场景永不再复,这个家庭的未来日子会有多少难处,中年者丧夫、幼年者丧父,不经历者不知这样的人生何其痛苦艰难!
    我好事儿的想到几个结局:一个是悲剧,老板娘带着两个孩子太辛苦,店铺照顾不过来,伙计们偷奸耍滑,生意越来越冷清,最后不仅没赚到钱,还欠了房东的房租,被迫带孩子返回老家,重新嫁人,两个孩子的未来谁也不晓得;第二个是现实版的,因为创业艰难、辛苦劳累,老板娘不得不停业,离开深圳这个伤心之地,返回家乡,孩子交给老人照顾,自己再开个理发店,找个男人嫁了,得过且过;然而,我还是相信这是一处励志剧:老板娘会努力度过难关,把理发店经营的井井有条,辛勤照顾好一对儿女,儿女长大成人,气宇轩昂、亭亭玉立……因为老板娘告诉我她的丈夫去世时虽气色不好但很是淡定,不到一个月的事情,一个女人家在说起这事儿时眼里没有满噙泪水,没有“祥林嫂”般地唠唠叨叨,可见突如其来的意外或许她已经全部接受、全部认命,也许她在人后伤心欲绝,但能在人前控制自己,就是坚强者,坚强者便能把握生活!
    一个理发师,一个小老板,就这样去了,相识的人无非感慨“人生短暂、世事无常”,过一阵子大伙儿都会忘了这事儿,偶尔有人提起,也只剩下一声叹息,留下的只有“亲戚或余悲”……这是人类的本性也是万物的自然轮回。
    许老板之死,是如此的平常渺小,于外人完全是没有感觉的,只是这样的个体在最近这些年里多了起来,似乎每个行业、每个阶层都从事的是高危行业,也几乎就成为了普通中国劳动者在这个时代的一个印记:家庭重负,揾食不易,环境紧迫,健康忽略,意外增多,呜呼哀哉!或许在人类的历史发展过程里,很多这样的阶段显现出这样的特点,而我们每个个体对改变现实是如此的无奈,只能一边叹息“一生追求不知为何”的悖论,一边等待时代的大潮现实质变的机会,所以出现不好的意外,宿命地说,那是你运气不好,谁让你生在这个时代,摊上这样的命运?你生命里的每一个事件都不是原因,而是一个结果。因此,既然我们生来不知道自己今后的命运如何,又何必怨天尤人、忧心忡忡、牢骚不断,敞开胸怀、把握机会、豁达人生,做好自己喜欢的事,珍惜身边的有缘人……如此,管他未来结果如何?!
    许老板是一个理发师,他死了,但这世上还有很多个理发师,我们活着的人为了生活美好,还会找别的理发师美发。同样的,像许理发师这样的蝼蚁之命集合起来的族群,只要不是像恐龙般集体灭绝,就会死死生生不断循环,他们身上的本质、传统和文化也会源远不断,即使中途会改变,会掺杂更多特质,但只要有足够的融合能力,掺杂的东西只会增加它的复合性和多样性。我们在漫漫人类发展路上追求的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我们的下一代,为了人类的繁衍和进步,像许理发师那样的普通人在渺小中其实是一个伟大者,我们苦苦追问的“一生何求”,答案也在于此,“人民,只有人民才能创造历史”,也并非虚话。一个个体如此,一个族群如此,一个民族更是如此。或许一个小小理发师的死生轮回可以反证一下网络上的一个谬论——这个谬论要么是担心民族前途的杞人忧天,要么是有所企图的包藏祸心:宋亡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满清之后无汉人……你不可能用百年前的社会环境拓印百年后的现实,自己感觉好的东西随着历史变迁没有了,就觉得社会的发展倒退了,或者人类要完蛋了。曾经的时间我们没有经历,以后的时间我们体验不到,过好自己的时间才是真理。否则,拿没经历的和经历不到的东西来说事儿,就是“一泡或者一坨” 废话。
    一个理发师死了,他的未亡人、他的子嗣还将努力地过好自己的日子,他的基因仍然留存于世,继续流传。

    明天,即使有雾霾,太阳照常升起,我们都好好活着。


——写在“五·一”劳动节前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