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Information
故事万乘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故事万乘

催收不核资,不如卖红薯

发表日期:2016.11.24

    在大量的录音和案件学习过程中,结合现场录音的旁听,发现很多电催法务员已经不再像入职初期时候针对每一通与持卡人及关联人的通话耐心地沟通核资了。入职初期的一段时间内,在经过培训和部门主管教授,我们会很自觉的按照主管的交代仔细的查找、致电核资,尽量多的核对到持卡人的单位、住址、亲朋的相关信息进而促成还款。随着在职时间的增加,自己对谈判的信心逐渐增强,对前期需要花费较多时间的核资工作开始没有那么多的耐心了,转而经过简短核资或者封闭式核资(应付流程工作)后就开始围绕还钱一事纠缠很久,谈判达不成承诺,很可能因为对方的态度不明确或者言语不文明进而与对方产生争执......此类现象在我们工作中较为常见,但是收效甚微,甚至有可能对案件起了反作用。
    谈判是一个相互探测对方底线的过程,在初期哪一方的耐心更多,哪一方就能获取更多的有用的信息,进而掌握对方的基本面,从中尝试寻找对方的弱点,雷霆一击,让对手无从反抗。正如孙子兵法中有云“始如处子,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这样做的前提是在前期通话要有足够的耐心,让对方放松进而告知对我们有用的信息,进行施压行动时候要像脱兔一样,让对方来不及抗拒,就被击中了命脉,达成还款。
    一个电催不论工作多久,都不要单纯以工作年限来衡量自己的工作能力,更不要以案件数量太多给自己不仔细核资找借口;而要以查找的速度和成功率,谈判中有效新资料的获取速度来衡量自己的工作成果,自然就不会因为工作时间久业绩却不提升而怨天尤人了。一句话:催收不核资,不如卖红薯!
    此观点仅仅是个人的一点看法,不一定准确,欢迎各位同仁给予指正,在此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