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建部研究住房担保 可拉动近13000亿投资消费
发表日期:2009.02.27
建设部房地产司人士透露,该报告一共分为《完善住房担保体系、确保住房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置业担保行业规范化管理研究》以及《住房贷款担保机构的风险准备金制度研究》三部分,分别由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上海住房置业担保有限公司以及北京住房担保中心进行调研并主持完成。
上述说法也得到了课题参与者的证实。“社科院金融所负责的是整个的体系建设,我们负责制定行业规范,而北京方面负责风险准备金方面的研究。”上海市住房置业担保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鸿国表示说。
“这个课题其实早在2007年就接受当时的建设部房地产司的委托在做了。课题旨在研究本行业在过去十年运行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制定未来的长期规划,保障我国住房市场健康稳定的发展。”郑鸿国介绍。
另据一位接近建设部的人士透露,早在2月13日,建设部住房保障司和公积金监督管理司已会同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以及参与此次课题研究的人士,共同讨论了上述三份课题研究成果。
“会议还没有形成统一意见和成型的政策建议,大家就现有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自己的意见,目前还在就讨论中谈到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补充和修改。”上述人士表示,“形成了统一的意见后肯定会通过建设部逐级向上提交。”
“我们的目的是通过住房担保行业的规范和整合,探索构建我国政策性住房金融体系,在传统的房地产业调控手段之外,为决策层提供一个更为市场化的调控手段。”建设部内部人士如此表示。
围绕这一目标,报告明确提出“政府应该将住房置业担保机构确定为政策性住房金融机构”,并与住房公积金一起成为中国政策性住房金融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
由于行业的独特性质,住房置业担保此前并未引起高层重视。建设部内部一位长期关注住房担保行业的人士说到:2007年国家审计署对北京、天津、上海等地的住房担保机构做了一次全面审计,并提交到国务院,“当时领导看完曾询问该机构是何时成立的”。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样的结果也是必然的。
“住房置业担保主要是通过提供担保以及政策优惠,让符合条件的购房者,特别是即期消费能力不足的客户,能以相对较低的首付比和利率购房。而前几年楼市一片红火,政府屡次出台政策进行调控,置业担保作为提振市场的手段自然不会得到重视。”郑鸿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