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Information
故事万乘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故事万乘

师 者

发表日期:2012.10.08

打我们呱呱落地时,赋予我们生命的父母,就成了我们的第一任老师。也是任期最长的老师,他们时刻的叮咛和唠叨会陪伴、影响我们一辈子。所以,孩子身上的秉性及作为很容易折射出他的出身、家教。所谓“龙生龙、凤生凤”是有一定的基因基础。这个老师,是全天下最不辞辛劳,无怨无悔的。从咿呀学语到蹒跚学步,点点滴滴都凝结着他们的付出。孩子的品行就在这个时候慢慢有了雏形。其实,也就在这时,孩子更是父母的老师。他们的童言童语,直奔主题,去伪存真,往往一语中的。很多时候逗乐了父母,更让为人父母者有了内心的思索。

进了幼儿园后,孩子有了些许的变化,可能不在以父母为天了,小思想里有了更为崇拜的人——幼儿园的小老师。她们基本上都是多才多艺的:唱歌跳舞,手工画画,于是成了小朋友们争相模仿和崇拜的偶像。回到家里小嘴里念叨的经常都是我们老师怎样怎样。幼儿园这个小集体让每个孩子既害怕又新鲜,除了老师以外,老师口中的好孩子也是小朋友们有意无意模仿的对象,这应该是“三人行,必有我师”最萌芽的践行了。

慢慢进入青少年、青年期后,因为毕竟还在学习阶段,接触的大部分人和物还是相对简单些。可是吸收的各方面的知识确实不可小觑。一个中学生、大学生光是各门功课的老师就有十好几个,加上现在的社会环境的开放,发达,不管是被动还是主动,他们都能获得大量的信息。作为小家庭的构成者,同样他们也是社会的载体,未来的社会人,已经在储备日后为人师,为己师的资本了。

闲来掰着指头数一数,短短数十载,为我师者已不少。有求学时的园丁老师;有从业时的同事、上司;有某个电视剧、电影感动我、改变我的人或事;有经久传世或名不见经传的书籍;有素不相识的普通人的闪光之举。我不太善言辞,所以,更多的时候乐意充当一名聆听者,他人的无论酸甜苦辣抑或是有感而发,都能让我跟着经过一番,感受一番。生活这位老师,不见行,不见神,却是和我们形影不离的。生活的智慧和某人的文化修养未必成正比,对生活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会因为各种因素综合一起对生活的看法各不相同,甚至相去甚远。生活这位“大师”,不论你是夸赞还是抱怨,在乎还是不在乎,她都一如既往地顺着那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的轨迹前进。镜做镜,可以正衣冠,人做镜,可以正品行。为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为己师者,传递、释放更多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