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Information
故事万乘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故事万乘

我的读书笔记

发表日期:2012.09.27

9月份看了几本小说,一些读后感,与大家分享。

汪曾祺的小说集《受戒》。人物情状刻画与文化塑造融为一体,使得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让人相信有这么一个佳处所在,有这么一群人喜怒哀乐着,高尚而卑琐、纯洁而肮脏、幸福而艰难的活着。因为正面人物形象如此美好,所以读者在阅读时会渴望这样的生活精神上也要向高尚纯洁倾向,不觉间读者的心跟着净化许多。虽然汪曾祺师从于沈从文,但其文比沈有所突破……人物并非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他们的生命是美丽而痛苦的,他们的幸福是不易的。他们的精神从未消退死亡。乡土人文属汪曾祺个人精神家园的一部分吧?追忆故乡,其实是在追寻他内心深处所眷恋的东西。我们每个人心里也都有这么一个永恒的精神家园吧?

阎连科的小说《日光流年》。人物生活状态描绘的接近真实。第一章还未看完,已抓住我的心。觉得这部小说是一定要读完的,不为故事、不为文采,只是人物所展露出的对生命的渴望就已迷人。小说讲的是无数的人在死亡的阴影下活着,并无趣的活着的故事。的确,是个无趣,甚至有些压抑、灰暗、苦闷的故事。但是就是这种无趣吸引了我。只因这无趣的背后,是人性的光辉。在死亡面前,一些东西愈加脆弱,而另外一些则愈加闪亮。还有人人为活下去所做的种种努力,感动震撼的同时,也让人反思现实。《日光流年》,绝对是一部充满力量的作品!

刘震云的短篇《新兵连》《单位》《一地鸡毛》。在刘的小说中找不到过多的情感,日常生活被一一还原,诗意被消解。刘震云是残酷的。他写的小说让你读来觉得,生活是可怕的、社会是可怕的、身在其中的人便可笑、可怜而忧伤的活着。比如《新兵连》中的人生无常荒诞,人人的为生存进行的勾心斗角,赤裸裸的写出了社会的真实。比如《单位》中同办公室的几个人互相排挤、互相利用,整日郁结着不满与愤怒,这就是现实生活,琐碎的事一件又一件,没完没了,哭哭笑笑、偷骂假笑,不可预知。《一地鸡毛》中小林的想法无疑代表了作家想要表达的东西“死的已经死了,再想也没有用,活着的还是先考虑大白菜为好。”多么可怕的现实啊。在生存面前,一切都是王八蛋,活着就行的。在作家叙述这些故事的时候,深藏着一颗悲悯的心,这颗心它看上去没有,又到处出现。这是刘震云给我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