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故事万乘
每年5月的第二个周日是母亲节,这个温暖人心的节日给周末平添了不少感动与温情,不论是电视、广播、微博上,满满的都是对天下母亲的祝福。
这天,你有没有为妈妈做点什么?是用心挑选一份礼物?还是一大清早就给妈妈了一个拥抱?平常吃惯了家常味的妈妈菜,母亲节那天是否也会给妈妈做一桌家常菜?还是会抽出一整天的时间好好陪妈妈聊聊天?是给妈妈揉揉肩膀还是晚上给年迈的她洗洗脚、揉揉腿?表达爱的方式有千万种,不论是礼物是祝福,不论礼物贵贱与否,都是我们对妈妈发自内心的爱,都是在母亲看来最珍贵的礼物。
中国人习惯向下疼,大多都是爱孩子多过于爱自己的父母,就像龙应台说的一句话:父母与子女的缘分就是父母看着子女的背影越走越远,且不必追。每当想起这句话,鼻头就酸酸的,尤其在这样温馨的节日;尤其是再看着自己越来越年迈的父母,背渐渐地不再笔直;时不时地会头疼脑热;总是转眼就忘记了东西放到什么地方了。我的父母对于这个世界来说再普通不过了,可对于我来说,是最宝贵的。其实,我也和身边的好多朋友一样,平常爱他们的心是远远不够,有时间也是大都消耗在工作啦、朋友啦、网络上了,领受他们的爱,对我来说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是啊,正如老人言,自己没有孩子的时候,是不能真正体会当父母的那颗心的。记得小时候,“母亲节”对我来说只是一个节日名称,没有什么具体的感情;稍微大些了,知道会在这天给妈妈说上一句节日快乐,妈妈就会快乐的像朵花。如今,逐渐独立的我,家的观念也愈发深刻,我才开始用心对待这个节日。所以早早就开始琢磨送个什么样的礼物会让妈妈开心,感动?琢磨了很长时间,转念一想,自己是还没真正理解母亲,不光是过节这一天,以后的365天都要用心的对妈妈好,面对妈妈的唠叨多点耐心;面对妈妈的啰嗦多点包容;面对妈妈的劳累多点心疼;面对妈妈的爱多点感恩和回报……央视有个公益广告让我印象深刻:一位妈妈,两鬓斑白,满心期待的为孩子们布置了晚餐,虽不是美味佳肴,却包裹了母亲无限的爱,孩子们陆陆续续地打来了电话,女儿为了保持身材,要去跳操;儿子晚上有应酬,无法回家吃饭;孙子晚上要上兴趣班,也赶不回来,于是老妈妈一个人坐在沙发上,听着电视睡着了。这个镜头再一次让我心中泛起酸楚,记忆中我的妈妈,每天都是像流水线似的操持我们这个小家,为了让我吃上新鲜的蔬菜水果,不论寒冷炎热总是一大早就去早市,大包小包地拎回来后,就忙着洗洗涮涮。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竟毫无怨言,如果是我,估计早都罢工了。妈妈有时候自己也念叨:过去的事情总忘不了,现在的事情总记不住,哎,老了。我就会像朋友似的,把手搭在妈妈的肩头,开玩笑的说:“老什么呀,咱们一起出去,别人还以为是姐妹呢!”,老妈笑骂:“这丫头,没大没小的”。 我总结了一下,母亲给我的爱是“三无产品”:无理由、无回报、无条件。
我想对自己的母亲和天下的所有母亲说:天天都是母亲节,你们永远是我们心中最温暖、最柔软的地方,我想从一杯茶、一顿饭、一个拥抱做起,别让自己的父母感到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