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故事万乘
前段时间看完了《北京爱情故事》,里面的主题曲,一时间也红遍了大江南北。
男一号二号三号,女一号二号三号……戏份差不多,遍撒网,三条主线,似乎也是不错的方式。
真的相信一见钟情继而托付终身的爱情的存在么?曾经的花花公子,竟然能在一瞬间心动,让其他所有黯然失色于一瞬间,这样的感情,存在么?
曾经的山盟海誓,耳鬓厮磨,因为拜金的移情别恋,让纯而又纯的爱情变得那么不堪一击,即便如此,却总是依然念念不忘,现实中真的不乏这样的人群。曾经的青梅竹马,在利益的诱惑面前是那么的苍白无力,依然为了利益和那颗报复的心,为了报复而舍弃了最最珍贵的东西,值得么?
还是感觉,程峰的形象是比较正面的,不管之前的纨绔子弟的风流倜傥,终归在认定了的真爱面前,他能做到放弃一切从一而终,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忠贞不渝,这是值得肯定的。虽然事业上相对来说小有波折,但人生的顿悟,已经是无可辩驳的转折。
石小猛的形象是反面的,男人的事业会是男人生命中的重中之重,非常现实的问题摆在面前的时候,他会出卖自己的感情出卖自己的本色,如果编剧能够手下留情或者不考虑公众价值观宣传层面的影响因素,石小猛真的会是非常典型的现实社会形象,可惜,他的报复心太重了,他总是自卑的寻求一种被认可,也许这是北漂们的共同心态吧。在那种环境下寻找被认可,让自己过的异常的痛苦,不如换个活法,毕竟在那样的一个城市里,首先永远活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而不是别人的世界里。不择手段的折腾,自食其果的宿命。
也许吴狄的书生气让很多人在这个充满物欲的时代里找寻到了一线光明,但最可恨的,也许正是这种口是心非的人。这种人的可恨之处,不是他自己违心的口是心非,而是给自己找了很多理由连自己都欺骗了的口是心非,用一个所谓的责任感来掩饰自己不能放弃的旧情,用一个所谓的正义的旗号逃避自己的寡断,到头来,伤害的是连人带己。相比起来,这种人并不比出卖自己爱情的人强到哪里去。虚伪,也许用这个词会更贴切一些。
感情主线之外,确实不少的经典逻辑。生活以快乐为基础,爱情以互惠为原则,似乎说的比较以自我为中心,比较的利益化,但这种观点是比较现实的,可以用经济学理论来解释的。在商言商,商人用商人的逻辑处理感情,这是不错的选择。吴魏的结局有些可惜,估计编剧是为了成全伍媚,不得已让这么一个执着的人过早的逝去,说起来,最最痴情的,最最明确自己的目标不停前进的人,是吴魏。男人没有了事业,就如同被抽了脊梁骨的软体动物,根本无法在这个社会上立足。说的是残忍了些,但现实终归是符合这一规律的;市场经济社会,先不说男人的话语权如何,要想表现个人的责任心,要能承担起爱情的责任,要想承受的了家庭的担子,经济基础也许是第一步要打好的地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不为了纸醉金迷的腐败生活,但为了自己,为了家人,事业还是一个必须的选项。
越来越现实,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明确,越来越感觉到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