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故事万乘
作为一个“色友”,早在上中学的时候(大概86年左右)就开始对摄影产生兴趣。当时由于条件所限,大多数时候用的胶片还是黑白的。柯达在当时是个“奢侈品”,用不起,但是很向往。
再后来,到了2000年左右,城市中的街道上到处都能看到柯达的专业零售点,醒目的黄色招牌将人们的彩色梦幻紧紧的抓住。
在那里人们可以买到各种参数的胶卷,并且可以很方便的冲印拍好的照片。记得当时柯达的胶片促销装就附带着“傻瓜”相机。可以这样说,是柯达把很多摄影的门外汉带进了这个色彩缤纷的世界。
那时的柯达,真正将胶片时代的营销做到了极致。当时,真难以想象还会有谁能战胜这个彩色巨人。
然而,现实总是打破人们的想象。看似不可能的神话像美丽的肥皂泡一样吹弹即破,让我们又一次看到发展的摧毁力量。
站在这一堆零落的美丽胶片面前,我们不禁要问:
是谁打败了柯达?
众所周知,由于数码摄影技术的迅猛发展,以传统胶片业务为主业的柯达近年来的业绩大幅度跳水,已经连续10年没有盈利,股票市值也缩水达到90%以上。而正是这十年,凡是积极参与到这场技术变革中的企业,如佳能、尼康、索尼、松下、富士等等,都实现了企业的长足进步和升级。
然而,值得玩味的是,早在1976年,柯达就第一个开发出了数字相机技术。1991年,柯达就有了130万像素的数字相机。但是,直到2002年,柯达的产品数字化率也只有25%左右,而竞争对手富士当时已达到60%。
可以看出,柯达不是没有技术优势,也不是“来”的不够早,而是“来”的不够猛、不够彻底。
记得海尔的创始人张瑞敏曾经有一句名言:现代的商业竞争,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
这也许才是决定事物发展的最终规律!
信息化的时代,所有商业竞争都充满了诡异和变数。所谓规模、资产、实力、甚至包括渠道,也许都不再是成功抑或保持成功的充要条件。
现在有一种说法,就是产业的“轻”化。这想必是对应着传统意义的产业模式来说的。
……
柯达,是她自己打败了自己!
是她的保守和不舍得,导致自己的被淘汰。
与其说柯达是失败在技术上,不如说是失败在观念上。
有了观念,还要有速度。要不迟疑!
时间会让一切都失去颜色,就像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