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Information
故事万乘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故事万乘

心安何处

发表日期:2011.12.09

人在饥寒交迫时,首先想到的是要活着,为了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温饱之后,人又会问自己:“我,为什么活着?”社会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总是循序渐进的。今天,当中国经济从“杀出一条血路”到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时,中国人开始追求“和谐”和“幸福”了。毕竟,“和谐”和“幸福”不是物质指标可以量度的,它深深地埋在在人的心里。作为一个追随万乘近四年的员工,我也开始问自己:心安何处?

一开始,我只身一人从外地来到西安,公司安排我和另一个女孩合住,有了落脚之地后,马上感觉有了个家;有了合住的同事陪伴,又感觉不再孤独。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努力鞭策自己要努力工作,加油,加油,实现自我价值!然后,在某一晚办公室落地窗前,看着南二环星光与华灯的交相闪烁中,忽然瞥见了有些落寞的自己,恍然发现,自己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已经成了不留在这里加班就无处可去的一族了。这个期间,虽然对一个外地女孩子来说,在异地打拼是辛苦的,可是还有家人的温暖在心中。家人替我交了房子按揭的首付,自己从此也有了“蜗居”,好像已经彻底融入了这个城市。我的状况随即陷入“稳定”高于一切,除了努力工作,不敢再多想其他。当理想的种子在欲望的渴求中逐渐满足,再次意识到,从物质上不一定能获得安宁,从物质上不一定能获得喜乐……让我们回到那句朴素的俗语里吧——“心安是福”。

古语依然闪烁智慧,只是问题已经改变,曾经为中国人提供心安之所的传统文化,也要面临经济大潮的冲击和考验。就像歌中唱到的:你我皆凡人。你我不可能把心安在农业文明里,尽管那些典章金句在市场经济的大潮冲刷下仍会亮眼,但却无法解决很多现实问题,要拯救社会中那些飘摇的、失魂落魄的心灵也显得无计可施。人们安心的努力会遭遇各个方向上的拉扯,即使已经认识到终极事物不可替代的价值,已经飞上半空感受到信仰才能让个体在多变的现实面前拥有最自由的幸福能力,却依然不得不低头看着脚下,解开捆绑的带子,那带子下面坠着沉重的包袱,里面装着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法治精神……

作为万乘人,我们暂时没有参与太大的社会决策问题,静暇时,让我们以“心安何处”叩问自己,涤荡渴望幸福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