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故事万乘
熙熙攘攘,忙忙碌碌,从没有时间把你脚步来看清楚……伴随着MP3的歌声,我走进书市,不禁在社科类的书架前驻足。只见书架上摆放着琳琅满目的各种新书,有关于识人辨认的,有关于人际沟通的,还有为人处世的。使人不禁感叹我们现在所身处的社会真是瞬息万变又充满了各种竞争。无数的人来来往往,穿梭在各个城市和职场之间。但是伴随着金融危机的影响,待业者的数量仍然不断在增加。有的人踌躇满志、满腔热血,本欲大显身手,经过一番“厮杀”后却败下阵来;有的人一招未接便已弃城而逃。在如此心理负担的压力下,作为社会个体的我们何以自处又如何处世变得尤为重要。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在纷纭复杂的人际中,只有通世俗、懂分寸、知进退,才能如鱼得水,混得开、爬得高、升值又加薪。
要适应复杂的人际环境,处理好待上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水底成海,人低成王。这就要求面对领导上司时,要学会放低自己。上级希望有人辅佐,却也不希望被人超越,即时有时候你帮助解决了问题,也一定记得要谦虚的表明是与同事与领导的帮助密不可分的。即使有才也不能恃才傲物,要懂得放低姿态,低调做人便能让人感到有一种安全感,进而才能让人喜欢你,正所谓“只有低头,才能出头”。另一方面,领导也是普通人,也会有弱点,也会失误,这就要求做好领导的第三条腿。一是及时提醒,急人所急,想人所想,在领导失误前巧妙的加以提醒,使他采纳你的正确建议;二是拾遗补缺,在领导遇到难处时尽快拾遗补缺,千万不能无动于衷。——相互补台,好戏连台,相互拆台,通通垮台。
一样米养百样人,人各有习惯和想法,而这些习惯和想法又是不尽相同的,有时甚至截然相反,所以执行上级任务也是最难的事情。但在现实生活中有人却意识不到这样做的必要性,对自己不愿做的事情要么推诿、拖拉,要么敷衍了事。正所谓“恭敬不如从命”,对于大多数领导而言只会保留和提拔那些最优秀的执行者,如果缺乏服从的品质,纵使满腹才华,最终也将一事无成。另一方面,服从也并不是简单的、盲目的执行,而是积极主动,有创造性的服从,把任务执行到底。有时像是多做了事,仿佛吃了亏,但从长远看,回报的也将更多。
曾国藩说“居官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人生在世,不如意者十之八九,有时候觉得工作已经非常努力,可偏偏领导视而不见,横挑鼻子竖挑眼。面对训斥,有些人往往表现出一幅不耐烦的态度,或有一句每一句的辩驳,其实这样只会招致嫌恶,一点好处也没有。古语有云:必有忍,其乃有济。一个心浮气躁,没有耐心的人是不可能真正帮助别人的,更不用想他能推己及人。能耐得一次,就能耐得两次,如此成为习惯,将能成就大事业。
当红谐星周立波的微博上列着当今十二傻:
1、默默奉献等提拔的;2、没有关系想高爬的;3、身体有病不去查的;4、经常加班不觉乏的;5、什么破事都管辖的;6、能退不退还挣扎的;7、当众对头特肉麻的;8、感情靠酒来表达的;9、不论谁送都敢拿的;10、包了二奶还要娃的;11、高级名表腕上挎的;12、摄像机前抽中华的。诚如周先生所言, 在现代社会,做个默默耕耘的老黄牛早已不合时宜,只埋头拉车不会抬头看日,很可能永无出头之日,所以不能做只顾“低头拉车”,忙里忙外的机器人,而要开动脑筋,用心揣摩工作意图,分析怎样做能更为行之有效,才能正确的领会上级的想法,把工作做到位,从而得到赏识。
总之,身在职场,混迹在人群之中,不学点人际交往上的潜规则和交际技巧,脸薄心善的深入其中是没有任何好处的,同时光凭“厚”、“黑”二字亦不能将其技巧运用得当。唯有不断反思自我,完善自我,才能从容面对复杂的人际环境,摆平各种潜在的冲突,在与人交往中化险为夷,左右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