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故事万乘
人,生而易,活则难。
生没有选择,因而易;活则因为选择太多或为了坚持,所以难。
有这样一个故事:禅师和他的两位弟子一起打坐,指着一荣一枯两棵树,问弟子,荣好还是枯好,其中一个说荣好,另一个则说枯好,这时,有一个侍者经过,禅师又问侍者同样的问题,侍者说,枯的由它枯,荣的由它荣。于是,禅师得出了这样一个寓意:说荣的人,性格热忱进取、奋发有为;说枯的人,性格恬静淡泊、与世无争;说荣枯顺其自然的人,认定一切因果随缘。
性格决定命运,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有怎么样活着的态度。态度决定一切,活着的态度,决定了一个人的活法。一个人的活法就是一个人的命运。
人生没有绝对,活着的选择权是自由的。而自由的选择本身就是活着的难处,即使有自由了,要么是面对“活法”的改变而产生的难以抉择,唯恐失足成千古恨,要么是为了坚持自己的选择所经历的波折与磨难,所以坚持自己生活态度并还走在路上的人,是值得敬佩的。
有首草根歌曲里唱到:好好活着就是最牛×的信仰。当活着的态度成为信仰,那是除了敬佩,还需仰视的。而好好活着的信仰之所以最牛,是因为所有教派和主义的最高宗旨都应该是让人们“好好活着”!
每个人都希望好好活着、活的更好,最起码的是“有尊严的活着”,“有尊严”就是在安全和公平的环境里凭借自己的能力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
即使公平了,但生活绝不会轻易让人得到,自己的生活要自己去争取,想要怎样的活着就得付出同样的辛苦,单单恬静如水与世无争或是一切随缘听从命运安排,那得到的因果关系必定不是你所期待的。
所以不论选择哪种“活法”,人生都必须奋斗,必须如雨林中低矮的小树,有片刻空间和阳光都要不顾一切的疯长,争取最大的繁荣茂盛!
人生是由盛至衰的周期过程,便如树木由荣到枯,所以荣也罢,枯也好,人活着就遵循人生的周期好了。年轻力壮时,就应该富有激情、敢于闯荡、奋发向上,尽情挥发自己的“精气神”,不能“怕”,年老神衰气竭时,则心性和气、闲情逸致、从容淡定,不能“悔”。
年轻时有历练有磨难,年老时才显得更从容更淡定,经历过了才有回忆,方能咀嚼,这时的淡定绝非年轻时无奈与麻木的漠视和假装平静,淡定的境界在于经历之后的坦然和平静接受。
故事的结尾,禅师说“荣枯一如”,意思是三者的性格是平等的,应该相互尊重相互包容,这是大师的“禅心”理念诠释的人生多样性。但禅心是讲究自然和境界的,所以一个人活着如果是三者的结合,遵循“年盛时该荣让它荣,年老时该枯让它枯”的顺其自然可能才是最好。
活一辈子,就应当“生似夏花之灿烂,逝如秋叶之静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