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资讯
2008年中央财政赤字不会增加,仍将维持年初预算确定的1800亿元的水平。
《财经》记者从财政部获悉,尽管从后半年开始,财政收入同比增幅持续下降,“但今年的财政收入仍有望出现超收”。
今年9月,全国财政收入同比增长3.1%,创下近年来财政收入最低增幅。但9月全国财政收入达4217.22亿元,绝对数仍高于今年2月和8月,今年2月,全国财政收入同比增幅为36.6%。财政收入同比增幅大降,除受经济增长回落影响,去年同期财政收入基数过高也是重要原因。
1月至9月累计,全国财政收入48946.86亿元,同比增长25.8%,远远超出14%的年度预算增幅。专家预测,四季度GDP增长将高于三季度的9%,四季度的全国财政收入增幅也有望高于全年预算增幅。
国务院10月17日常务会议提出,要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地震灾区恢复重建,抓紧农业、水利、能源、交通、城镇等基础设施和民生等领域的重大项目建设,保持合理的投资规模。
据2008年中央预算,今年预算内中央建设投资安排了1521亿元。其中,国债资金安排300亿元,经常性收入安排1221亿元。中央预算内建设投资由国家发改委负责执行,2008年重点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水利、生态环境保护,支持社会事业发展,以及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根据国务院的决定,财政部8月又追加国家发改委2008年中央预算内基建投资预算指标28亿元,专项用于扶持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和生猪良种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当时出台这一政策,仍然是以“控通胀”为目标,以图增加生猪供应,减轻通胀压力,并不是增加投资,体现“保经济”的目标。
这样,到目前为止,今年中央政府用于基建投资的资金规模为1549亿元。
国家发改委11月3日以负责人名义发文称,要抓紧研究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启动内需的调控政策,为明年的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
此前国务院会议的决定,表明政府将扩大用于投资的财政支出,并确定了加大投资的行业和领域。而国家发改委负责人的表态,显示出政府扩大投资的行动将在年内启动,目前在抓紧研究具体政策。
但财政部官员称,今年1800亿元的财政赤字规模将保持不变。显然,四季度中央政府若要增加基建投资规模,资金来源只能依赖于今年的财政超收收入。财政超收是指预算执行结果超过预算安排的财政收入,因为年初预算没有安排相应支出,超收收入成为政府的一项机动财力。
对后半年财政政策将如何作为?国务院10月17日常务会议已确定了基调,对财政支出结构和总量均提出了要求,即“对用于解决民生问题的支出,要确保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到位,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特别是防止年底突击花钱,坚决制止各种铺张浪费。”
财政部官员表示,在今年后几个月,财政政策在总量方面,追加支出的资金来源,将主要考虑如何安排超收收入的使用,不会扩张财政赤字规模。
依此可见,四季度财政政策的作为,除继续对财政支出结构进行调整,财政支出总量的扩大,将限于超收收入的规模。
按预测2008年中国GDP增长为9.5%左右,CPI为6.5%左右,并根据过去十年半的数据,以全国财政收入对名义GDP现价的弹性系数为1.62简单测算,2008年全国财政超收收入将达5000多亿元。中央财政超收预计达3000亿元左右。
此外,中央政府还有一项储备财力,即2006年开始建立的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008年,中央财政安排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032亿元,此项基金的用途是如果预算执行中完不成预算收入,则通过调入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解决。
今年5月21日,为支持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2008年中央财政先安排灾区恢复重建基金700亿元。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同意国务院从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中调用了600亿元。
因此,目前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还有432亿元可用余额。据财政部数据,截至2008年11月3日12时,中央财政共投入抗震救灾资金775.68亿元,其中,用于应急抢险救灾资金372.43亿元,灾后恢复重建资金403.25亿元。
今年9月,国务院印发《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经测算,恢复重建资金总需求约为1万亿元,中央财政按照恢复重建资金总需求30%左右的比例,建立中央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基金。用三年左右时间完成恢复重建的主要任务。
按此规划,中央财政每年需支出1000亿元用于重建。因今年完成预算收入应无大碍,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432亿元的余额,调入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基金应在预期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