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Information
故事万乘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故事万乘

坊巷之间 古韵悠长

发表日期:2011.01.14

公司搬来南后街口已经有一段日子了,记得刚搬来时,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总想写些什么,可是日子久了,便搁置了。如今要搬走了,才又记起当初的念想,来去匆匆,还是写点什么吧。

在福州这个并不宽阔的城市版图上,有这么一个地方,让每个福州人一谈起就有种油然而生的亲近感与自豪感,在那个只有44万平方米的地方,大院比肩,深宅云集,名人故居星罗棋步,历经了千百年的风风雨雨却依然留存至今,他便是福州这座千年古城历史和文化的精髓所在——三坊七巷。何其有幸,我如今能如此近距离的接触她,感受她,打开门,站在阳台上,她便是我眼前的一道风景。

我喜欢一个人在一个有阳光的午后,静静地走在南后街上。午日的阳光透过层层树叶,将斑斓的光影投照在青石铺成的街巷上。沿着这条不长的街道慢慢地走着去找寻每一条巷子,立在巷口,那幽深的巷子好像没有尽头的从我脚下蜿蜒出去。走在这里,你会发现来这的福州人永远比外地人多,老人比年轻人多,带着地瓜腔的福州话不时在耳畔响起,在每一个老福州人的心中,这里是他们心灵的家园,曾经的曾经,在这里拥有一座属于自己的院落,是多少祖父辈们的心愿,因为在他们的心里,三坊七巷不仅仅是一座座别致的建筑,更彰显着世代书香,儒学淳厚的大家风范。谁知五柳孤松客,却住三坊七巷间。就在这块弹丸之地诞生了多少在中国历史舞台上风起云涌的人物,不必往远了追溯,就只这区区百年间严复、沈葆桢、林旭、林觉民、林徽因、谢冰心、庐隐、郁达夫……这一颗颗将中国近现代历史瞬间照亮的巨星,他们的生活背景或多或少映现在三坊七巷。这小小的坊巷将“人杰地灵”一词一而再再而三的印证,“三坊七巷,出侯入相”的说法也一直流传至今。

走在窄窄的小巷中,不经意间的转身,总能发现一处别致的幽深,让你忍不住去探寻,推开厚重的木门,跨过高高的门槛,看着那些曾经金镂玉雕的符号依旧固守着昔日的华丽与精致,那朴素的房屋,班驳的墙体,带着苍桑的质感,安然而宁静,恍然间让人有种错觉,好似那庭院深处会走出一个两鬓斑白的老人,带着和蔼的笑容亲切的用福州话同你打着招呼:“吃饭了没”。无意间走入一个小门,眼前豁然开朗,深宅大院里竟有这样一个所在,一处水榭,一处戏台,戏台亭亭立于水中,台下鱼儿嬉戏,台边花木掩映,台上浓墨重彩的上演的是戏里人生的悲欢离合。三坊七巷里的达官贵人们曾经就是这样的享受着小巷深处的精致生活。久久立于台前,我静静猜想着她的从前,凭吊她的曾经和现在。坊巷深深,那人世间的风景,总在那从容不迫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