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故事万乘
从本质上看,每个人外出有偿工作都是基于对利益的追求,短期利益要求的是眼前的薪酬和待遇,长期的利益则是事业成功后的财富回报与心理满足。
创业型企业由于发展阶段的现实环境,往往只能更多地展现未来的蓝图,鼓励自己的团队“远眺”:向“前”看。不过,同时更要理解员工对现实利益的合理追求,告诉员工,坚持才有可能使企业成功并从而获得较高的回报。
所谓“创业”,无疑是需要垦荒牛和开拓者的,需要奉献甚至牺牲的,所以一味讲条件讲待遇根本不符合创业的价值观。对于入职创业型公司、仅仅做为暂时的栖身之地或是培训班之类的人来说,他们不过只是铁打营盘中蒸发的滴水之卒。
但是生活压力和人身需要保障的现实,使得创业型企业必须具有承担员工基本生活没有忧虑的最低成本。然而,生活水平的标准是什么?各地的物价水平不同,个体的消费观念不一样,生活的承受能力有大有小,因而,生活水平便没有统一的数值,没有十分相同的感受。即使有所谓的“社会平均工资和最低工资标准”作为参照,有养家糊口的义务和压力,但对财富的追求人类在本质上是没有止境的。所以,创业型企业领导人尤其需要跟自己的员工经常沟通、了解,在保证企业与团队的利益不受损害的前提下,应该考虑的是主动积极的消除员工的后顾之忧,利益上尽量满足共同创业者的生活需求。
而员工在进入创业型的公司时,要了解在市场竞争和政策环境下企业创业初期的艰难,明白创业中的企业不可能像成熟企业那样按部就班、保障有力,应做好将来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和痛苦的思想准备,应该知道:创业就是一帮有共同信念和价值观的人一起为实现某个目标而努力。真正值得一起创业的,是有肉大家吃、苦水一起喝的人!
其实,共患难也不难,难的是,在同样的条件和环境下,怎样满足员工对公平、均衡的诉求。“业务人员养着整个公司”,从业务人员直接创造效益支付企业每个人员的人工成本来讲,这个道理是无可厚非的;但每个阶段的目标达成与参与其中的每个人的付出都分不开,因此从同心同德的团队分工协作来看,这个话便缺少了理性和人情味。所以,角度的不同,使得在利益分配和辨别是非上,很难取得绝对的公正和公平。不可否认,在企业的创业阶段,公司将更多的激励政策给予业务部门,相对来说,职能部门稍显“被轻视”。但业务部门的分配的公平性在于“以客观的数据(创造的业绩)说话”,职能部门则更多的在于“以主观的判断来考核”,所以企业的细节管理不应存在过多的“猫腻和忽悠”,放在桌面的“阳谋”能使考核政策和分配政策更加透明,使政策的执行由每一个人来监督,从而成为公平公正的基本保证。
站在员工的角度看,判断一个企业是否值得与之共同成长,就在于这个企业的政策机制的阳光度、公平性和执行人的操作可信度。“得其所得、价值认同”,才是按劳分配与成果分享的共同收获。
而一个人被认同的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讲,最终是体现在“不可替代性”上。业务人员业务能力强,实际上也是一种不可替代性,为企业创造的业绩越高,其越难以替代,其价值也越高,在实际工作中,他们获得的薪酬分配较多、人事优惠政策也最多,甚至可能是被迁就和放任。对于职能部门来说,岗位的可替代性就显得大得多,也因此,职能部门的一些岗位容易“被轻视”。但任何一个岗位、任何一个职位的不可替代性又不是绝对的,都是在一定限度内的,所谓“地球离了谁都照转”的道理便在于此。
以看上去较容易被替代的行政岗位为例,在实务中,行政岗位几乎被视为企业内部的“大管家”,但这个管家不好当而又似乎谁都可以当,想要使自己变得不可替代,除了保持与企业共成长的心理,还要有工作能力的增长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除了能够上传下达、抄写报算、周到服务,还要能够协调好各种人事关系、编制解释和严肃灵活地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等等。当一个企业的核心领导层几乎完全放心让这个“管家”管理内部事务时,其实是对行政岗位产生了依赖性,这个岗位的真正价值便体现于此。
选择创业型的企业做为事业的起步是一种风险,最终的结果可能是利益上一无所获,得到的或许只是一份生活成长的经历。然而,创业者能坚持的的信念便是对成功的渴望与信心,所以,坚持就是承受力,承受风险、承受压力,承受能力越大胜利的可能就越大,“坚持就是胜利”往往是对创业型企业的最好注解!每个入职创业型企业的员工在其位谋其政之时,也是一个创业者——即使只是一个小小的“打工仔”,所以,做事业也好、打一份工也罢,都需要以恒持之,需要坚韧的承受力。现实点说,要得到高薪酬高待遇,首先得要在一个行业或是某个岗位上做出成绩来,体现出不可替代性的价值来,而没有在一个行业内或者岗位上的持之以恒和承载重压的张力,何来丰富的经验与优异的成绩?恰恰创业型的企业正是这个过程中能提供最多机会和空间的平台与载体。那么,如果早晚要经历这样的过程,何不以创业者的身份在创业型的企业里“坚强忍受、努力锻炼”呢?
在既定的行业里,在既定的岗位上,给自己一段时间、一个目标,看看实现目标的程度和希望,只要不虚度青春,即使错过了或决定错了,之后再起步,也不迟!
后记:人事和分配向来是最敏感的话题,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角度不同,利益诉求便不同,所以劳资双方的选择是复杂多向的。对于创业型企业来说,生存和发展的艰难决定了她最初能给予的可能是少之又少,因而她就只有选择带有一种坚定信念与舍弃精神的一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