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故事万乘
记得上初中的时候读余光中先生的《就是那只蟋蟀》不明白先生眼中的蟋蟀怎么可以“拍着金风/一跳跳过了海峡/从台北上空悄悄降落/落在你的院子里/”
……
从《豳风·七月》跳到花木兰的织机旁、从烽火台跳到旅馆的天井……从台北跳到四川的乡下……夜夜唱歌……
只是在想,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头子,为什么会对儿时家乡的蟋蟀那么念念不忘,他眼中的蟋蟀为什么会如此生动的跳来跳去,不停的歌唱……那么有意思……这是怎样一只蟋蟀呢,反正自己捉来的蟋蟀从来没有跑到这么远,也不像老先生眼中的蟋蟀唱的那么好听……
思乡是这样一种味道么?
思乡是怎样一种味道呢?
我上高中起开始 离开家乡念书,后来又到其他省份上大学。大学毕业以后又到另外的城市上班。十几年间不断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迁徙。自己也逐渐爱上了这种不断变化的生活。每到一个地方都会看到不同的景致,每一段生活都留下了很多值得回忆的东西。在不断的迁移中找到很多的乐趣。当然也不时的与身边的朋友谈论某个城市的风景、小吃、人和城市气质……
情侣大道边带落地窗的海景房、斜放在墙角的吉他、每天从拱北口岸过来买菜的人、双牌照的奔驰、保时捷911、口岸对面的高楼、海边的神女塑像……
混乱的火车站、蝗虫似隆隆的摩托车、每天往返的内环高架桥,这个号称世界上交通最复杂的城市,当然还有便宜好吃的快餐和大排档、夜市……
飘香的桂花树、林立的茶馆、餐馆。不绝于耳的叫卖声、麻将声、吃的满头大汗的男男女女,处处都巴适……上午上班认真工作,中午大家一起吃饭,男的女的一起讲笑话(什么段子都有)。下午去驱车去看桃花玩农家乐。桃树下打麻将,吃地道的农家菜。晚上回来蹦迪、唱K。周末去郊区吃烧鸡公。当然还有西坝的豆腐、青城的腊肉……中国最团结的城市(至少3人行——三丁拐,两个人无法打麻将)。
我一直以为我对所有我生活过的城市的感情都是一样的——他们同样有我值得留恋的嘈杂的人声、拥挤的人群、狭长的街道和那些不为人知的街道、景物、城市的气息。
直到有一天我闻 到了一股熟悉的味道,有点呛人——夹杂着煤烟、辣椒、葱花、折耳根、菜籽油还有好多不知道佐料的味道,我才知道,原来我还是偏心的。因为这股味道已经融进我的身体里,充满了身体的每一个细胞。甚至我的身体一接触到那里的空气,它便兴奋起来,令我毛孔舒张、通体舒泰……
思乡原本是抽象的,它只有和特定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才变得真实和具体起来。我听到蟋蟀的叫声怎么我小时候见过的那只蟋蟀叫声一样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