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资讯
2008年7月31日,中国农业银行西安市解放路支行与空军某部驻陕部队两名军人签订协议:银行提供贷款2500元给军人去九寨沟旅游。陕西支出这第一笔旅游消费贷款时,距这家银行开办此项业务已有1个多月。作为旅游大省的陕西,第一笔旅游消费贷款来得这么晚,出人意料。
主管这项业务的农行西安市解放路支行副行长张琳认为,造成这个局面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是陕西的银行不掌握个人资信情况,无法凭个人信用建立个人与银行之间直接的信贷关系。旅游贷款虽然规定,凡年满18周岁、有固定住所和稳定职业的西安市民,均可在当地申请办理旅游消费贷款。但光凭固定住所和稳定职业,没有以往的资信记录,银行仍然无法信任其资信能力。加上旅游消费贷款不像住房、电器、汽车有实物,可以搞按揭,所以农行规定个人向银行申请旅游消费贷款,必须有一定的担保。旅游贷款担保有三种方式,由企业或他人为其担保,或用国库券及存单质押,或由保险公司担保。银行认为,这可以使他们避免贷款风险。
但在老百姓看来,这大大抬高了贷款的门槛。企业或他人提供担保,首先必须向银行提供其自身的资信情况。农行推出的旅游消费贷款额度,国内旅游最高不超过1万元,国际旅游最高不超过3万元。据西安旅游部门统计,国内旅游个人消费金额一般在几千元左右。这么低的金额,个人基本不可能要求企业担保。质押从理论上来说,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但由于以往存单纠纷太多,现在陕西金融机构之间存单不能兑保。即使同一家银行不同的支行之间,存单质押也很不方便。保险公司担保基本成了绝大多数人唯一的选择。保险公司对个人资信的审核是非常谨慎的。经过银行、保险公司两道手续,一般需要3-5天时间。这么长时间的繁琐手续,对于一般只有10来天旅游日期安排的游客来说,是非常漫长的。据农行西安市解放路支行的电话调查,98%的游客由于手续繁琐对旅游消费贷款感到失望。
其次,农行为防止个人贷款转为其他用途,规定只有参加旅行社组团的游客才能申请贷款,不开办个人与银行的直接信贷。这大大限定了适合贷款的客户。据陕西省旅游部门统计,目前通过旅行社旅游的人数不到游客的20%。
此外,旅游消费不像住房消费,是一种文化消费。很多市民觉得负债游山玩水说不过去。陕西第一笔旅游消费贷款的获得者就不愿意接受记者采访,怕人说闲话。
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货币信贷处曾寿庆告诉记者,近年来陕西相继推出汽车消费贷款、大额耐用消费品贷款、个人住房贷款、教育消费贷款等个人消费贷款,发展很快,但占整个银行业务比例仍很低,最主要的原因是还缺乏为个人提供资信证明与服务的权威社会中介机构,迫使商业银行继续奉行过于苛求的信贷原则。此外还有两个重要因素。一是商业银行尚未形成以客户为中心的个人消费信贷经营模式。个人消费信贷的经营分属于商业银行不同的业务部门,而对上述相关部门又缺乏统一的协调管理机制,致使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办理难以实现高效性。二是个人消费贷款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尽管《担保法》、《贷款通则》等法律法规已相继出台,但这些法律法规主要是针对流动资金贷款和固定资产贷款,而对于个人消费信贷却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这就使得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在实际操作中无章可循、无法可依。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消费信贷的健康发展。有关人士建议,为改变包括旅游消费贷款在内的个人消费信贷相对滞后的局面,必须建立个人信用体系,健全消费信贷风险防范机制;建立对个人信用登记查询系统,在推进个人存款实名制的基础上,增加消费者金融资产透明度;建立信用代理人、担保等中介机构和置业公司,使消费信贷担保市场化;积极引入保险机制,推进消费信贷证券化;进一步完善与消费信贷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