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Information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资讯

海外公司在中国汽车市场拓展难度加大

发表日期:2010.09.10

在世界其他地区汽车需求疲软的情况下,全球汽车行业对中国市场寄予了厚望。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首次公开募股(IPO)初步招股说明书中有关销量的部分八次提及中国。根据J.D. Power & Associates的数据,过去十年中国的乘用车销量增长了约16倍,今年预计将达到1,090万辆。

这些销量增长中的大部分被海外公司获取。大众汽车(Volkswagen)和丰田汽车(Toyota)的产品凭借出众的品质在中国热销,而中国本土的汽车业15年前才蹒跚起步。

      但这一状况正在迅速改变。根据J.D. Power的数据,2000年中国自主品牌在乘用车市场的占有率为18%。今年的占有率预计将达到32%。然而,在一个快速增长的市场中,占有率并非最重要的。通用汽车的中国市场占有率于2005年见顶,达到10.9%,但预计今年的销量仍将较2005年增长两倍。

      不过,中国汽车市场总体增速预计将放缓。J.D. Power和高盛(Goldman Sachs)的预期显示,未来十年,中国汽车市场平均年增长率约7%-8%,虽然仍然较高,但与过去十年33%的增速无法相提并论。

      而且,中国本土汽车制造商的市场占有率应该也会像其他行业一样进一步提高。以风力涡轮机领域为例,根据高盛的数据,2009年海外公司的市场占有率由2004年的80%降至13%。随着时间的推移,奇瑞汽车(Chery Automobile)等中国公司在海外合作伙伴的帮助下将不断改善自身的产品和营销。

      J.D. Power预计,2017年将中国乘用车销量将达到1,920万辆,本土品牌的占有率将在45%。根据这一预期,未来七年海外品牌销量年增长率将由过去10年的30%大幅降至5%。如果本土品牌的占有率达到50%,海外公司销量的年增长率将降至不到4%。

      顾问公司JFP Holdings的负责人Jack Perkowski表示,有关海外公司最多只能拥有中国业务50%股权的规定将加剧上述趋势。Perkowski称,这一规定令海外公司依赖于国内合作伙伴的扩张,但这实际上是扶持了自己的竞争品牌。

      从历史经验看,未来中国本土制造商对海外合作伙伴的需要将降低。据日本汽车工业协会(Japan Automobile Manufacturers)的资料,日产汽车(Nissan)于1953年5月开始生产英国的奥斯汀(Austin) A40汽车,引进国外技术,但到1965年结束了技术合作。

      未来在全球化的中国汽车市场,面对新出现的一些强大竞争对手,海外汽车公司争夺市场占有率更多将是出于防御性考虑,而非为了实现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