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Information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资讯

沪上银行多数停办学生信用卡

发表日期:2010.08.24

日前,银监会发布了《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明确要求加强对年轻消费者和学生消费者的保护,除禁止对1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发卡(附属卡除外),还要从初始额度、调整额度、落实第二还款来源、充分告知、用卡教育等方面加强对年轻消费者和学生消费者的保护。

又是一年开学季,往年这个时候,各大银行总是在为宣传各自的学生信用卡而忙碌着,而今年记者却发现,随着高校学生办理学生卡的门槛越来越高,甚至有好几家银行已经干脆停办了学生卡。

中小银行停办学生卡

Young卡曾经是招商银行为广大高校学生重点推出的学生信用卡,而如今记者再次登陆招行信用卡的官方网站,Young卡学生版的页面上赫然公示“即日起暂停招商银行Young卡申请业务,后续开放时间请关注本网站通知”。事实上,招行的Young卡学生版自去年起就开始停办,原先获得审批的招行大学生信用卡仍可正常使用,本科生的透支额度是3000元、硕士生额度5000元、博士生额度8000元,但获得审批的大学生仅限是国家211重点大学的在读生。

与Young卡学生版有着相同停办命运还有中信银行曾经推出的大学生i卡。

对学生卡审核把关趋严

目前,学生信用卡领域内,农业银行的优卡以及工商银行的牡丹学生卡依旧接受办理申请,不过这些银行对于学生卡的宣传力度已是一降再降,在对申请的审批标准方面要求却是一高再高,对于在校大学生的透支额度基本上是以2000元为上限。如在牡丹学生卡的申请过程中,一般是由工行信用卡中心的工作人员亲自到大学接受申请办理,如果直接通过网点申请则需要提供委托人和担保人材料,以及学校方面出具的相关证明。

中国银行则与北京大学、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东华大学、四川大学联手,推出了联名卡,申请人需为相关高校的校友或员工,除必须出示身份证明外,还需出示财力证明。民生银行则将学生卡的市场目标从国内的高校学生拓展到了海外留学生,发行了国内首张留学生主题双币信用卡,申请方式采用家长申请主卡,留学生申请附属卡。

学生卡市场变冷或是好事

银行为了培养潜在客户,曾在一段时间内纷纷抢占大学生信用卡市场,但同时对市场份额的有限度、大学生的还款能力和理财能力欠缺长远考虑。近几年,大学生信用卡的不良率往往高出信用卡的平均不良率,从而拉高了整体的信用卡不良率,反而是对信用卡市场造成了不良影响。

如今又到了新生入学之时,业内人士认为学生信用卡市场的降温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银行方面不应盲目鼓励学生办卡,而是根据学生自身的调价和需要,引导学生合理办卡、注重理财,这样才是到对学生和银行双方都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