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监会欲提高银行资本充足率四季度信贷投放量将减少
发表日期:2009.09.08
前不久银监会刚刚向银行发布《关于完善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机制的通知》(征求意见稿),近日,银监会副主席蒋定之又表示,提高资本充足率主要目的是希望银行应有"一个高质量的实实在在的资本"。
昨日,长春某银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对银行来说提高资本充足率的直接作用是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而间接作用就是侧面限制信贷发放。
资本充足率新规呼之欲出
日前,银监会向银行发布了《关于完善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机制的通知》(征求意见稿),该通知要求提高银行通过发行次级债及混合资本债补充附属资本的门槛,并要求银行在计算资本充足率时,将银行互持的次级债等从附属资本中扣除。
而就在该通知还处在征求意见阶段时,前不久银监会副主席蒋定之在某公开场合表示,针对各方关注的银行资本充足率新规,相关意见稿仍在征求各方意见,会有一些调整、修改和完善。而出台该新规的主要目的是希望银行应有"一个高质量的实实在在的资本",提高资本质量,增强资本约束,提高抗御风险能力。
对此,业内人士纷纷表示,最近如此频繁提及"提高银行资本充足率",同时从相关监管部门的态度来看,该新规已经呼之欲出,预计在今年第四季度就会正式"露面"。
提高风险抵御能力
无论是出台提高资本充足率的相关通知时,还是相关监管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在谈及此事时,都会强调提高资本充足率,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高银行的风险防御能力。
此观点也得到了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的认同。昨日,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发放信贷是商业银行的主要盈利模式,如果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减少,那么就将面临较高的风险。而相关监管部门,要求提高资本充足率,实际上是要求银行相对减少高风险信贷资产的配置比例,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市场高风险业务;相应增加低风险资产的配置。
另外,他认为,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一些中间业务不属于风险资产的范畴,提高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对中间业务并没有太大影响。
侧面约束下半年信贷
"资本充足率如果用比较简单的公式来表示,那就是资本除以风险资产等于资本充足率。也就是说,如果作为分母的风险资产比例增加,那么资本充足率一定会相应下降。"昨日,长春某银行的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从理论上来看,提高资本充足率最直接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防御风险的能力,间接的作用则是限制和约束银行发放信贷。
该负责人表示,资本充足率在国际上的相关标准是8%,目前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均在9%以上,通常不会出现太"过格"的问题。而监管部门之所以对资本充足率的问题进行三令五申,主要是由于上半年新增信贷较高,对风险资产的控制能力会相对减弱。而该新规的出台,则为信贷发放较高的银行敲响了警钟,从侧面控制下半年产生天量信贷。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预计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信贷投放量肯定会大幅减少。